loading
财政新闻

财政部贵州监管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财政监管提质增效

  2025年4月3日 来源:财政部贵州监管局

  2024年以来,贵州监管局坚持把做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认真落实“加强、聚焦、优化”工作方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有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的使命感责任感 

  贵州监管局将增发国债资金监管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抓紧抓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监管责任。一是扛牢增发国债资金监管政治责任。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和财政部门的政治定位,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并通过机关党委会议、党支部会议和党小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国之大者”高度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及核心要义,把增发国债资金监管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定期跟踪落实情况。二是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将增发国债资金监管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组织学习《增发2023年国债资金管理办法》《各地监管局开展增发国债资金监管工作方案》等文件,深刻把握部党组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推动落实。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的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本着对党中央负责、对财政资金负责、对民生福祉负责的态度,深入挖掘增发国债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财经纪律,使党的纪律规矩真正“长牙带电”。 

  二、优化组织方式,构建内外协同“大监管”格局 

  将做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作为推动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大监管”理念,积极构建内外协同联动机制,提升监管质效。一是建立局内“一横四纵” 工作机制。将省本级和9个市州监管任务按地区分解到5个处室党小组,并聚焦贵州省增发国债资金涉及的水利、城市排水防涝等重点领域成立4个专班,加强监管、强化分析、建立台账,实现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是构建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监管机制。加强与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及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制定印发《增发国债资金监管工作方案》,采取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印发工作通知、建立监管月报反馈机制等方式,逐步搭建起“行业+财政+监管”协同监督体系。三是加强思想宣传引导。在实地核查过程中,通过联学联建、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宣传“管理者就是监督者”的理念,切实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从“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配合监管”转变。 

  三、聚焦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一统两纵三横”监管体系 

  针对增发国债资金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特点,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财政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以资金和项目较为集中的水利领域为突破口,联合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共同开发“贵州省水利项目监测共享平台”,构建“一统两纵三横”监管体系,切实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一统”即通过一个平台,将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现有管理系统数据“T+1”接入共享平台,实现资金分配下达、项目申报审批、建设投资进度等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两纵”即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管理系统纵向穿透到底,实现项目资金执行情况适时反馈和全链条跟踪两方面功能,为各级各部门统筹工作提供抓手。“三横”即省市县三级水利、财政部门可实时掌握本级财政资金分配和项目实施情况,协同发力凝聚监管合力。相关工作得到部领导充分肯定,在监管局座谈会和监管局培训班上演示介绍。 

  四、聚焦重点加强调查研究,紧盯问题压实整改政治责任 

  围绕增发国债资金年内必须形成有效投资这条主线,认真研究分析项目建设周期性特点,针对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不同建设重点,针对性开展监管工作。结合共享平台日常监控发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健全完善21条项目资金预警规则,采取线上监控与线下穿透式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发现各类问题,取得查处一个、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积极成效。高度重视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向贵州省政府报送阶段性监管情况报告,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建立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市县抓落实的问题整改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督促相关部门扛起政治责任,完善闭环监管链条,切实推动问题整改。 

  2025年,贵州监管局将继续聚焦财政中心工作,加强党建引领,深入落实“加强、聚焦、优化”工作要求,以构建“大监管”格局为纽带,持续强化共享平台建设成果运用,扎实做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进一步推动财政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