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日 来源:山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山西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蓝佛安部长关于财政内控工作的讲话精神,实行财政管理与内控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坚持“四化协调” ,持续提升财政内控成效。
一、坚持系统化谋划,健全上下协调、联动高效的管理体系
山西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常国华厅长将内控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23年邀请财政部监督评价局有关领导对全省财政部门进行内控专题辅导,明确工作方向,2024年3次召开内控委会议,及时传达财政部有关会议精神,深入领会内控要求,准确把握工作重点,系统谋划内控工作,积极完善内控管理体系。构建了内控委、内控办、专项业务内控牵头单位、各处室内控管理岗和内控联络员的四级内控管理组织框架。山西省财政厅内控委统揽全局、决策部署,内控办整体推进、统筹协调,牵头单位各司其职、承上启下,厅内其他处室单位自我约束、主动配合,为推进财政内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厅内控工作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定位,以确保决策行为规范、透明、公开和科学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内部管理、一手抓财会监督,推动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坚持制度化规范,完善全厅参与、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坚持全厅各处室单位整体推进、全面覆盖,将制度建设作为内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业务制度和内控规范协同发展。业务制度上,连续两年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全面梳理法律法规、“三定”规定和相关规范性文件赋予本部门职责,对制度进行查缺补漏,全厅共计“立改废”文件336个,其中,制定117个,修订86个,废止133个,持续健全财政制度体系,有力地充实财政工作的“四梁八柱”。内控规范上,以服务中心工作为宗旨,打破对经济业务进行管控的传统内控模式,将监督制衡范围拓展到了财政核心业务和权力运行,建立“1+10+31”(1个基本制度、10个专项内控办法、31个操作规程)三个层级,全厅各处室单位全部覆盖、全员参与的内控制度体系。同时,制定出台厅机关内控考评办法,推动完善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整、有效管用的内控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坚持标准化设置,突出动态推进、务求实效的内涵要求
积极探索内控运行规律,结合业务管理等新变化新要求,采取针对性举措,动态提升内控质效。一是动态完善内控制度。常态化评估内控制度可行性、有效性,及时查找现行制度的短板不足,按照“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建立起内控制度动态完善长效机制。今年,根据内设机构调整情况,修订4个专项内控办法、15个内控操作规程,推动完善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整、有效管用的内控制度体系。二是动态监测执行效果。突出重大事项和防控重点,建立内控动态监测机制。各处室常态化排查梳理内控执行情况,按季度自查,形成内控管理情况季报,牵头单位动态跟踪和掌握所牵头领域问题情况,前半年形成专项业务内控重点问题提示单,相关处室针对巡视、审计、财会监督等反馈的问题,从内控角度追根溯源,形成外部监督问题提示单,内控办汇总相关意见、强化督促提醒,合力提升内控的实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动态优化内控考评。开展厅机关内控考评,分综合业务、预算业务和行政保障三类设定416项考评指标,开展全方位“自我体检”。2024年,充分借鉴上级部门和先进地区实践经验,对考评流程和92项考评指标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形成413项考评指标,更好发挥内控考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风向标作用。
四、坚持问题化导向,增强结果应用、优化提升的重点突破
聚焦财政管理的各环节,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查找不足,重实效、出实招,推动内控管理水平和财政工作成效“双提升”。一是坚持真评实考,直面问题实施销号整改。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刀刃向内”,将内控考评作为审视自身工作、评价制度效用、排查风险隐患的有效方式,对于考评发现的问题,各处室单位建立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销号,深入剖析研究频发性问题,找准症结、堵塞漏洞,实现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防范风险、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达到以查促改、以查促建、以查提效的目的。二是强化财会监督,举一反三促进工作提升。积极发挥派驻各市监管处日常监管职能,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政策执行、支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内控角度进行系统性梳理,及时反馈,推动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主动收集整理财政系统管理方面的典型案例和问题,自我对照反思,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抓好“关键少数”,以点带面强化内控管理。修订《山西省财政厅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将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内控制度制定和执行等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根据办法,共对12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针对查出的问题,要求逐一对照,整改落实,起到“审计一个、促进一片,审计一点、带动一面,审计部分、警示全体”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