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日 来源:财政部浙江监管局
税费优惠政策评估是健全决策机制,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浙江监管局始终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立足自身职能,不断修炼内功,持续提升政策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到期评估工作有序开展。
一、强化政治引领,精心统筹安排
一是深刻领悟政策评估重要意义。跟踪调查中央财税政策属地执行情况,是监管局发挥职能作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局党组高度重视税费优惠政策评估工作,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安排部署,靠前指挥调度。评估工作小组根据财政部要求加强政策研判,周密部署推进,确保评估有序开展。
二是准确了解掌握政策实质内涵。政策评估工作组第一时间针对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研讨,充分掌握中央相关政策出台背景、受益对象、执行单位、政策周期等重点内容,吃透政策、悟透精神。通过加强政策学习、把握政策要义,确保评估工作高效推进,保证评估成果质量。
三是前置梳理经验增强实践能力。磨刀不误砍柴工。评估前,工作组专门组织力量,先“磨刀”后“砍柴”。统筹复盘梳理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演进过程、总结牵头组织工作经验,从学习沟通、方案制定、评估开展、报告撰写等“四个细分环节”,分别提炼做法,总结原则性、方向性、机制性、流程性经验,将经验成效转化贯穿始终。
二、明晰工作思路,精准把握方向
一是坚持谋划在先。“纲举才能目张”,方案是行动的指南。制定评估实施方案时,在充分落实财政部评估工作要求基础上,结合地方客观实际,细化评估内容、确定调研方式、规范报告体例、优化时间进度等,以科学谋划加强评估质量控制。
二是坚持数据赋能。为全面掌握情况,科学精准评估,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两手抓、互补充”。针对文化事业建设费相关数据,按照不同统计门类,设置不同类型的统计表供调研对象填列,确保政策评估数据信息详实有效,夯实报告数据基础。通过受益行业、企业规模、地区分布多维度数据分析,深挖政策实施特点。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政策评估成果最终服务于中央财税政策的“立、改、废”决策,为准确客观反映政策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对评估中掌握的材料、案例、观点等,注重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区分,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不夸大、不缩小,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评估。
三、聚焦发展全局,精察政策效果
在尊重客观实际前提下,浙江监管局突出属地特点,聚焦重点领域,丰富政策效果评估视角。
一是立足属地“近处”。浙江平台经济发达,属地平台企业种类多、数量大。凭借技术优势和业态创新,平台企业广告业务量增长较快,已成为当前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的重要受益对象之一。调研中把平台类企业列为重要对象,发挥属地优势,在地方经济发展视角下观察政策效果。
二是着眼发展“新处”。传统媒体是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的另一类重要受益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主流媒体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业务格局经历重塑。浙江监管局紧扣新态势,深入分析优惠政策对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作用机制,丰富政策评估路径。
三是融入宏观“大局”。评估中既解剖麻雀,也坚持宏观思维和系统思维,自觉提高站位,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扩大内需消费等大局视域下,综合评估政策效用,力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提高评估工作成效。
四、夯实工作机制,精进评估内功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多形式、多渠道全面均衡了解情况。对税务部门,主要了解征收管理、政策规定、减免规模、受益主体分类情况等;对财政部门,重点了解地方政策制定出台情况、优惠政策效用发挥和对地方财力的影响等;对宣传部门,主要了解是否已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或者协助征收部门征收、优惠政策对行业发展的作用等。
二是深入实地调研。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结合从相关部门获取的情况,综合考虑业务规模、行业特点、企业性质等因素,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依托基层鲜活素材案例,真实反映瓶颈问题,把症结查找准、把原因分析透,主动作为,为政策优化调整和税费规范征管思寻“良方”,当好“参谋”。
三是搭建沟通平台。浙江监管局发挥牵头统筹作用,坚持统一谋划,加强横向沟通协调,建立政策评估工作群,及时反馈工作进展,讨论评估重点难点,实现各环节信息共享、信息互通。在交流中各监管局互相学习,扩宽思路,互助完善,凝聚智慧推动问题解决,共同推动形成“共思共研、同频同步、汇聚合力”的良好局面,确保总体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