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建好小厕所 改善大民生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程,事关农村居民健康和广大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根本福祉。从2019年起,中央财政为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提供财政奖补。目前,全国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预计2021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

  从全国来看,农户普遍认为,农村“厕所革命”这件民生实事办到了农民心坎里。“农村改厕涉及千家万户,从这几年农村改厕总体状况看,改厕质量是好的,群众也是普遍认可的。”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表示,“十四五”时期,农村厕所革命将继续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因地制宜改厕 做好“后半篇文章”

  在河南省孟津县常袋镇马岭村,村民们家家户户旱厕改水冲,夏天不臭,冬天不冷,广受好评。该县推行以“水冲式”为主、以集中收集粪污模式为辅的改厕模式,在全县76个村推进管网式改厕,每个村建设标准化处理站,由专业公司实施远程化集中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但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县农村情况都不一样,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经济水平、风俗文化等千差万别,“厕所革命”的目标和技术也不尽相同。农村“厕所革命”以什么方式推进,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模式,必须因地制宜,不能强推硬改。

  “农村改厕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不能把改厕当作改水冲式厕所,也不能一个模式套到底,更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城市做法。比如,对于缺水地区,改造卫生旱厕是主要选择。对于寒冷地区,改厕关键要解决防冻问题。”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做好农村改厕“后半篇文章”——后续管护工作尤为重要。

  在湖南浏阳,为了避免“坏了没人修”等问题,当地坚持建管并重,建立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

  在辽宁大连,“十四五”期间,每年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资金2000万元,以奖代补实施农村厕所管护,因地制宜选择管护模式,逐步建立健全村民主体、政府引导、财政补贴、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和巩固“厕所革命”成果。

  在构建管护机制方面,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从明确各方管护责任、健全分类管护机制、建立配套管护制度、优化多元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明确维护主体、组建维护队伍,激发农民积极参与到厕所革命中。目前,全国在资金保障、管护体系、粪污利用等多方面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尊重民意 好事办好

  推进厕所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农民群众才是“厕所革命”的主体、主人。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一个总的原则是坚持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厕所改不改、怎么改都要听取农民意见,决不能搞强制命令、一刀切。

  专家认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基层干部应多入户做思想工作,宣传改厕工作好处,科普卫生厕所知识,让农民了解到使用卫生厕所的好处。

  目前,从全国面上看,改厕质量是好的,群众也是普遍认可的。东部地区农村改厕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更加聚焦厕所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但在农村改厕过程中,一些地方还存在厕所不能用不好用、农民不愿用不会用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李伟国说,一是督促地方整改。对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督促地方把问题整改到位。同时,通过实地调研、问题随手拍、舆情监测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及时转送地方进行核查整改。二是组织摸排整改。2021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对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厕进行拉网式排查,到10月底,各地摸排工作基本结束,目前正在持续推进分类整改。三是加强工作部署。2021年先后组织召开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切实纠正农村改厕中存在的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等方式,赴10多个省份督促推进问题摸排整改,并派出专家服务团赴中西部17个省份和兵团开展专项技术服务。

  “农村改厕,质量实效是关键。应努力做一件成一件,确保改一个成一个。如果农户不满意且理由合理的,不算合格,不能通过验收。要把厕所改到能用、好用为止。”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资金筹措 多措并举

  针对农村改厕面临资金缺口较大这一难题,财政部2019年启动实施了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工作,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以奖补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资金由地方统筹使用,补助方式上,主要支持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

  除了中央财政资金外,地方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也会给予支持。各地一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标准。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基础条件等,结合阶段性改厕工作计划,因地制宜确定具体奖补标准。

  与此同时,鼓励和倡导农户积极参与。

  “厕所就在农户家里,本质上是农民自己家里的事。财政支持补助主要是地下公共部分,像便器、厕屋、洗漱台等户厕地上部分,应该发动农民自己建、自己买。在整个厕所建设过程中鼓励农户投工投劳,从而在厕所建设过程中农户会主动监督,建设完成后更加爱护新厕所,有责任用好管护好。”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十四五”时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重点是完善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推进机制。首先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严把产品和施工质量关,将运行使用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纳入验收指标;其次,厘清政府和农民的责任,户内的厕屋、厕具等以农民自建自购为主,户外的粪污收集处理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以政府为主来建设,切实改变政府大包大揽、农民参与不够的实施机制;最后,要统筹做好前端和后端,前端做好规划设计、标准制定、宣传发动等,后端解决好厕所粪污去向问题,统筹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探索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记者 张曦文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