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2025年1月2日 来源: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对于弥补地区财力差异、落实中央重大财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监管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国之大者”,立足内蒙古实际,持续优化监管工作运行机制,以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有效性、安全性为目标,全力推进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提质增效,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紧握初心之笔,在常修常炼中答好政治引领“关键题” 

  一是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工作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转移支付对自治区经济社会的支持保障作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聚焦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管,强化做好转移支付监管的政治责任感。 

  二是将加强财会监督作为工作纲领。始终锚定“把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的工作要求,坚持站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高度,将转移支付监管作为监管局落实财会监督要求的重要内容,切实扛起监管责任,确保转移支付政策目标落地生效。  

  三是将相关领域政策制度作为工作标尺。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监管、增发国债监管、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等重点工作,全面搜集、梳理资金和项目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归类建立覆盖资金监管各环节的“监管法规制度库”,加强组织学习,做到政策目标清晰、制度规定熟悉,确保每项具体工作有遵循、关注重点有方向、问题判断有标尺,为监管工作有的放矢夯实基础。 

  二、紧握担当之笔,在合力攻坚中答好团结一心“必选题”

  一是强力量,局领导亲自抓总。内蒙古自治区是转移支付大省,局党组高度重视转移支付监管工作,确定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牵头处室带头抓、全局上下共同抓”的有力监管模式。年初,根据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财政部中心工作,立足内蒙古自治区特点,对转移支付全年监管计划进行谋划部署,为全年监管工作画出“作战图”、谋定“目标图”。在监管过程中及时调度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主动向部相关司局做好请示汇报,做到部署有力、推动有效。同时,对照全年计划梳理总结各项工作结果,努力做到监管内容不遗漏、监管重点不放松、监管时效有保证、发现问题有整改。

  二是明方略,健全监管工作机制。结合内蒙古地域面积广、东西跨度大等实际情况,按照职能转型新变化、新要求,全面总结近年来监管工作方式方法,归纳统一规范流程,印发了《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开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监管工作实施细则》,并根据各项具体工作的特点和个性化要求,分别制定了相关工作实施细则、操作规程等制度办法,初步形成“1+N”监管制度体系,切实发挥指导和规范监管工作的作用。与此同时,加强财政政策、财政数据、行业数据等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做到监管工作政策清晰、目标明确、指向精准。 

  三是谋长远,多部门联合拓宽监管格局。为统筹监管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按照“职责明确、运作规范、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的原则,与自治区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构建联合工作机制,建立资料定期报送分享、联合动态监管、联合开展专项工作、联合督办惩戒工作、联合培训、重大事项定期会商等在内的全方位联合监管机制,共同推动转移支付相关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监管以来,建立省级工作联络群,共同印发督导方案,联合召开业务培训会。 

  三、紧握实干之笔,在动真碰硬中答好闭环监管“应用题” 

  一是点面结合,形成高效监管机制。一方面,坚持线上全面监控和线下重点核查相结合。采取“筛查疑点数据、推送疑点信息、提请核实问题、跟进问题整改”的工作模式,推动对普遍性问题的纠偏。加大对重点资金、重要问题的线下核查力度,前后延伸监管链条,将监管做深做细。另一方面,着力探索“以点带面”的有效途径。树立并贯彻“抓实一个,管好一片”的监管思路,建立对重点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机制,督促地方开展自查自纠,倒逼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财会监督责任,做好转移支付资金的日常监督,形成上下齐推、各级联动的工作合力,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二是立足财政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领域监管。结合内蒙古实际,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以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等“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相关资金、北方冬季清洁取暖等“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相关资金、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涉及区域重大战略的重点资金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按照资金规模等因素,分领域选择年度重点监管事项,加强动态跟踪和督导调研,推动相关政策在内蒙古的贯彻落实。 

  三是闭环监管,紧盯落实整改。聚焦重点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台账管理、销号管理,及时向自治区财政、发改等部门以及被监管地区发送整改建议函,要求被监管单位及时纠正,加快整改。同时,注重举一反三,对于监管中发现的普遍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求在系统内以点带面全面排查。把“当下改”和“长久治”有效结合,进一步完善健全督促整改长效机制。

  四、紧握为民之笔,在求真务实中答好优化服务“加分题”

  一是增强责任意识,严谨审慎对待相关问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切实做到各项问题事实清楚、依据明晰、定性准确。对于政策执行中的具体操作问题和客观实际情况,充分听取被监管单位意见,既展现监管力度也体现监管温度。及时了解和反映基层在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和疑惑,为财政部相关司局了解情况、精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二是增强“交卷”意识,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一次监管、全面了解”原则,借助增发国债等实地监管契机,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东北特色优势产业等多项调研,及时上报调研情况,切实为服务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听取民心民意。结合履行监管局服务代表委员的职责,充分考虑相关代表委员日常关注的重点事项、专业擅长等,邀请相关代表委员参与具体监管工作过程,在监管方案设计、形成监管结论等各环节,充分征求代表委员意见和建议,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到具体监管实践中。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