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财政部河南监管局:念好“四字诀”全面提升财政监管工作质效

2022年4月21日 来源:财政部河南监管局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河南监管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念好“新、稳、创、严”四字诀,全面提升财政监管工作质效。

  领悟一个“新”字,提升思想意识“动力源”。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河南监管局深刻认识贯彻“三新”理念的必要性,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高位思考,确保财政监管工作更好体现时代导向。一是党建引领促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准党建工作定位,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与财政部资环司开展党建联建联创,强化双方交流互鉴,推动互学、互补、互促。二是心怀大局明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自觉将财政监管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部署、推进。紧紧围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打破惯性思维,勇于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服务中央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补短锻长强素质。通过学习、讲座、讨论、调研、走访、检视等方式开展“大练兵”系列活动,提升干部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水平。围绕大局大势增强学习的前瞻性,聚焦工作实际增强学习的有效性,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学习的创造性,深化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紧扣财政改革发展和监管局转型的历史使命,补短板、锻长项,深入推进财政监管铁军建设。

  把握一个“稳”字,担当履职尽责“主心骨”。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双重压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切实发挥属地监管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动态跟踪促平稳。将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监控与中央重大财税政策贯彻落实监管相结合,选取重点监测县区作为联系点开展跟踪分析和动态监测,推进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联合地方财政、发改、税务等部门,聚焦社会关切,定期会商研判,做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督促基层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以监管实效实现“稳字当头”。二是紧盯日常防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坚持严格监管、严控风险、严肃问责,持续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力度,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提升债务管理水平。将监管重心放在“防”上,紧盯专项债券资金投入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切实加强日常监督,通过早发现、早处置日常监管“小问题”,切实防范“大风险”。三是厉行节约提质效。贯彻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升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的科学性、分配方案的合理性、政策落地的精准性。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审核与规范并重”原则,严格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管,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突出一个“创”字,把牢提质增效“牛鼻子”。“三新”理念对财政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监管局坚持“跳出财政看财政”,不断在监管理念、工作机制、监管方法上探索创新。一是坚持理念创新。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紧扣财政中心工作,结合河南实际情况,站位当前财政改革发展全局,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深入研究财政监管工作新规律,有效处理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守正与创新、发挥优势与弥补短板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财政部党组提供科学有力、分析有据、价值重要的决策参考。二是坚持机制创新。围绕预算收入、直达资金、部门预算、预算绩效等监管工作,深入推进联合机制建设,不断优化监管资源,降低监管成本,形成监管合力,放大监管成效。针对预算监管反映的突出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发送关注函和督办函,建立督促整改机制,切实增强财政监管威慑力,打造“局内‘握指成拳’+局外‘多拳出击’”的监管格局。三是坚持方法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求解思维,综合运用调研、监控、评价、核查、检查等方式,依托财政部直达资金监管系统等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分析研判,把握重点。采取联合联动、解剖麻雀、一站式等创新方法,以日常监管为支撑点、重点工作为发力点、调查研究为突破点,提升财政监管工作效率与效能。

  落脚一个“严”字,拧紧财经纪律“总开关”。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监管局坚持底线思维,严肃财经纪律,发扬斗争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切实发挥财会监督“利剑”作用。一是知敬畏严明纪律。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风引领的“头雁效应”,突出以上率下,落实“一岗双责”,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强化纪律意识、严明纪律规矩,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依法履职、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做到不越位不缺位,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二是敢亮剑严格监管。探索“党建+”模式,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建在工作组上,党旗插在监管一线。完善全覆盖、全链条监管机制,着力重大财税政策落实、地方经济形势分析、直达资金监控等重点工作,担当作为,敢于亮剑,讲政治敢报问题、讲作风报真问题。健全问题整改机制,以监管促整改,以整改促规范,持续跟踪问题整改落实,形成财会监督闭环管理。三是转作风提升质效。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并重,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强化作风建设,不断凝聚持续推动财政监管的“硬核”力量。紧盯预算管理核心业务和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对标对表中提升站位,在正视问题中补齐短板,持续营造以实干立身、拿实绩说话的浓厚氛围,推动党员干部时时在状态、事事见担当、处处严作风,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优异答卷。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