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财政部上海监管局:从五个“度”着手 做好决算审核工作

2021年4月21日 来源:财政部上海监管局

  开展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审核是各地监管局履行就地监管职责,规范中央预算单位决算编制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上海监管局精心谋划、科学组织,从五个“度”着手,切实提升审核工作成效。

  一、注重“高度”,把住政治站位“方向盘”。一是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将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等要求,贯穿于决算审核工作全过程。二是注重将决算审核工作与《预算法实施条例》学习宣传结合起来,将开展好决算审核作为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的抓手。三是根据监管局财政监管新的工作指引要求,加强与财政部相关司局的沟通,准确掌握文件要义,提高审核的准确性。

  二、注重“速度”,优化组织安排“加速器”。一是采取职能处与主管处运行模式。职能处负责组织统领部门预算监管,制定审核方案、组织协调各主管处、总体把握审核进度和口径、汇总全局审核材料。相关处室作为主管处负责具体落实,审核所分管属地预算单位的决算,汇总发现问题并提交分析报告,汇聚全局力量,发挥协同效应。二是提前介入。针对决算审核时间紧的实际,采取提前介入,做好前期准备,打好工作“提前量”。三是同步推进。开展现场审核时,与银行账户年检、授权支付监控等工作相结合,实现决算审核与日常监管的有效搭接,扩大监管成效。

  三、注重“精度”,严控工作质量“基本盘”。一是提高决算编报审核的“颗粒度”。通过核对、对比、询问等方法,对编报程序、报送内容、预算指标填报、以及国有资产、政府采购、机构基本信息等其它事项都要进行“严格过筛”。二是提高对重点情况和问题审核的“集中度”。通过查阅相关核算科目、调阅有关凭证等,重点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紧日子要求、政府会计准则等执行情况开展审核。三是推进项目绩效审核的“精准度”。通过审核自评报告、查阅项目支出核算资料等,关注项目绩效指标设置合理性、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四、注重“力度”,强化成果应用“后半场”。一是立行立改,及时切除“病灶”。对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做到审核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二是规范制度,从源头处“根治”。从完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流程入手,开出“处方单”,建立“病历卡”,跟踪“随访”整改效果,推动预算单位提高管理水平。三是由点及面,推动整体“免疫”。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向驻沪中央预算单位通报,举一反三,督促整改,并在日常监管中密切关注。

  五、注重“深度”,做好调查研究“附加题”。一是聚焦“老大难”和“硬骨头”。深挖、聚焦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二是做细、做实调研工作。不满足于“订单”作业的完成,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其它预算单位,通过询问、座谈、查阅资料,查找线索,理清问题,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三是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呼声。总结调研成果向财政部反馈,为财政部党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