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2020年8月10日 来源:重庆市财政局办公室

  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旨在政府加把力,银行更给力,构建与民营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支小助微”。自2019年重庆市江北区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用供给之变破融资之难,“贷”动企业加速跑。截至2019年底,“量”上贷款规模增加,全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48.58亿元,增长49.38%;“价”上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平均利率降低至5.48%。

  一、把优服务、优生态作为“基本点”

  (一)开展“三送两办一访”。35名区级领导对口联系148家重点民营企业,为企业送思想、送政策、送服务,对企业提出的事既当天办、又当天大的事办,每季度集中开展服务走访活动,协调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困难问题。2019年,帮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

  (二)成立金融服务中心。整合全市财政、金融、科技、经信等部门资源,组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协作中心,强化资源共通共享,打通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堵点”和“数据孤岛”,向银行、担保公司推荐民营和小微企业并提出初步授信额度建议。如重庆远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疫情期间订单快速增加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协作中心将企业融资需求反馈给重庆农商行观音桥支行并提出初步授信400万元的额度建议,2天内帮助企业获得授信批复400万元。

  (三)设置移动金融审判庭。开通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案件智审平台”,金融纠纷立案网络化、批量化,平均立案时间缩短至2分钟,批量立案仅需半小时。将分散在立案、审判、执行各部门的保全职能整合到一起,集约办理保全和执行案件,避免因诉对企业资产流动性、资金链、信用造成不良影响。2019年,共审结涉民营、小微企业合同纠纷14839件,结案金额12亿元。

  (四)推广“政务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在行政服务中心、园区、商圈等设立金融服务网点,方便企业就近办事。在区政务微信公众号上开通“政银企通”平台,政策法规“一屏尽览”、融资贷款等服务“掌上办理”。设立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服务中心,依托服务窗口和“渝融通”二维码,“一门进”、“一码贷”。

  二、把增规模、增效应作为“着力点”

  (一)融资增渠道。推出“科研贷”,累计向全市17家科技型企业发放2370万元贷款支持,如重庆玖玖新能源公司3个工作日获得贷款170万元,顺利完成项目并申请国家专利;设立“战疫贷”,对疫情期间银行新增贷款给予风险分担,提供利率不高于同期LPR的纯信用贷款,已帮助8家企业获得贷款5975万元;开展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为70家企业放款6822万元;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已促成46家企业获得贷款8520万元。

  (二)风险有补偿。在区级统一建立7000万元的信贷代偿补偿“资金池”,根据企业规模和创新水平,实施差异化分担比例,其中科技型企业补偿比例不超过贷款本金损失的80%。同时,60天内启动代偿补偿,减轻银行产生不良资产压力。还根据合作银行贷款风险补偿率,建立风险警示、暂停业务、停止合作等风险管控机制。

  (三)应急强支持。有序推进辖区内担保公司并购重组,鼓励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增资并采取分保、共保等形式整合资源、扩大业务。截至2019年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在保户数137户,在保余额5.67亿元。加入市级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管理平台,为辖区内还贷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双百”大型民营企业,提供额度不高于8000万元、不超过15个工作日、低费率的短期资金支持。2019年以来,已为32家企业转贷43笔、金额3.6亿元。

  三、把新业态、新机遇作为“突破点”

  (一)发展绿色金融。实施绿色环保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动重庆泰克环保公司进入重庆市上市企业储备库。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特色支行或专业部门,推出绿色金融信贷产品,如重庆银行设立绿色金融孵化中心、华夏银行设立绿色金融部,辖区银行推出绿色金融信贷和专项债315亿元。推动非银金融机构在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碳配额质押等领域创新,如中国人保重庆分公司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产品。

  (二)发展科技金融。江北嘴金融科技港首批入驻的16家金融科技企业和6家机构运行良好,重庆金融云基地为本地金融机构提供全面信息服务。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重庆银行等总部机构启动智慧化转型。支持金融机构与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为科创型企业集中的街镇、园区提供批量金融服务,如“渝快融”平台注册企业达9100余家,发放融资7余亿元。集聚科技金融市场主体,顺利落地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成功引入小米消费金融、永辉云金科技等。

  (三)发展供应链金融。引进重高铁发(重庆)商业保理公司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高速通”。开业不足1月,应收保理、证券化等业务落地超10亿元。云南合和(集团)在渝设立“供应链金融公司”及“资金结算交易中心”等正待批复。出资3000万元设立国有企业“商票通”,支持辖区供应链金融。发挥长安、海尔、永辉超市等辖区龙头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的“支点”作用,对供应链上下游涉及的订单提供配套金融支持,使银行在向龙头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的同时,向龙头企业的供应商、经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存货融资等服务。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