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2020年9月18日 来源:重庆市财政局办公室

  今年以来,重庆市财政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过紧日子作为政府持家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统一,坚持解决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并重,坚持应对减收影响防控运行风险和推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相结合,坚持节流与增效同推,既把日子过紧,又将紧日子过好,基本实现过紧日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今年财政预算,仅教育、社保、医疗三项支出就超过40%,科学技术、节能环保、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支出均增长两位数,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

  一、坚持一盘棋,营造过紧日子氛围。过紧日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各个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是很难实施的。立足直辖市管理扁平化特点,针对市级过紧日子措施,要求区县均按照“不低于市级”的标准落实,同时鼓励区县统筹市级资金。把过紧日子、厉行节约贯穿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把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市级党政机关目标绩效和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通过压力层层传导和责任层层落实,区县和部门“一把手”真正在思想上紧了起来、行动上严了起来。

  二、坚持一把尺,织密过紧日子制度。将过紧日子落细落实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监督全过程。出台预算公开评审、零结转、信息公开三个办法,从前、中、后三端卡住预算口子,所有部门的年初预算安排、年度中预算追加必须经人大、审计、财政联合公开评审,预决算信息必须按统一模板公开,年底未执行完的预算必须统一收回,已累计审减87.1亿元,“零结转”收回29.3亿元。出台市级预算、重点专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四个办法,从上、中、下三个层面规范预算流程,统一预算签批流程,统一向市人大报告重点专项情况,统一建立项目库滚动机制。出台预算安排与监督检查和绩效结果挂钩办法,既当年给予部门、区县500—2000万元奖惩,又同步增减次年预算。出台过紧日子10条举措,控一般支出、控资金账户,退到期政策、退奖补资金,建支出标准、建审查机制等。

  三、坚持一体化,攻克过紧日子难点。既从面上解决共性问题,又从点上解决具体难题,既治标、也治本,既利当前、也管长远。在面上,对存量资金,除基本支出、民生支出以外,按照统一的比例压减部门、单位的支出。对增量资金,年度中重点增支必须上政府常务会审议、重大增支必须报人大审批。在点上,严控公务用车,暂停重庆今年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车辆购置的同时,建起车辆运行、新购的统一管理机制。严控课题经费、规划经费、培训经费,将今年预算整体压减30%的同时,建起这些经费的支出标准,正加紧推进覆盖所有支出的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预算“控规模”转向“控标准”。严控资金账户,在全面清理、简并规范的同时,正在推动建立账户的动态监管机制,解决一边政府差钱、一边资金躺在部门账户上睡大觉的问题。

  四、坚持一个调,有保有压力保重点。政府过紧日子省出来的钱,除了平衡减收的影响,全部优先保障“六稳”、“六保”支出,稳住经济基本盘,兜牢民生底线。脱贫攻坚方面,今年市级在年初15.3亿元预算基础上,近期增加7.7亿元,全年总额达到23亿元,增长20%,目前已拨付近90%,有效推动了扶贫项目建设和扶贫产业复工复产、推动贫困人口务工增收,如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资金,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给予交通费和生活费补助,目前外出务工人数达到72万人,已超过去年全年。生态保护方面,今年全市财政已投入296亿元,重点用在了水、土、大气等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上。居民就业方面,市级新增4亿元,用于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等方面,尽最大的努力改善好民生,把群众的就业“饭碗”保住。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