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 来源:财政部湖南监管局
2019年以来,湖南监管局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更名设立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的战略考量,深刻把握“三定”规定内涵,认真落实刘昆部长的讲话精神,切实转变工作重心、精心实施、扎实推进,努力开创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宏观管理意识,全面掌握监管底数
为全面掌握各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下达、落实和使用情况,湖南监管局已实现与湖南省财政厅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专线对接,联通了全省14个市州、128个县市区财政局的电子邮件传输。在此基础上,湖南监管局每季度与省、市州、县市区各级财政部门开展一次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指标分配下达对账工作;每半年由市州、县市区财政局报送一次“财政指标”“财政支付”“财政总会计”“财政专户”“涉农一卡通”“部门预算”“部门决算”“财政供养”等8个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备份数据;每年底开展一次全面的中央转移支付执行监控工作。通过上述工作,全面理清和掌握各项中央转移支付从“心脏”到“动脉”再到“毛细血管”的详细情况。
二、强化规矩规范意识,健全监管履职机制
湖南监管局坚决落实刘昆部长在各地监管局更名设立大会上的讲话要求,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健全工作机制,不折不扣将各项监管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厘清监管边界。坚决履行监督主体职责,凡涉及现场评价需核查事项必须经局领导审批才能实施,凡涉及地方财政收支管理问题必须移交地方财政部门处理,既不“越俎代庖”,也不“袖手旁观”,从监督视角出发履行好相应的工作职责。二是健全协同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先后与湖南省各相关厅局委建立健全了“信息共享、工作共推、责任共担”的协作监管机制,有效弥补了监管局人少事多矛盾突出、点多面广覆盖不够、问题整改不到位和成果利用不充分的工作短板。三是健全廉洁机制,强化内部控制。为规范内部管理,先后制定出台了几十项制度办法,完善了工作手册和内控办法,同时健全外出吃住行廉洁制度和挂职锻炼人员师徒传帮带制度,以“打铁还得自身硬”的精神,扎实推进转移支付监管工作。
三、强化服务中心意识,狠抓绩效评价工作
刘昆部长指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各地监管局要强化预算绩效评价,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名设立以来,湖南监管局将绩效评价作为中央转移支付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坚持充分保障。在人力和物力不足的情况下,充分保障绩效评价工作预算,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加人员和技术力量,确保了绩效评价工作高质高效开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找出无效、低效资金和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方面发力,在客观准确评价的同时,针对性支招堵漏、纠偏止损。三是坚持服务并重。坚持评价与政策宣传同步,积极宣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坚持评价与指导并举,积极指导地方部门和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坚持找问题和提建议并重,积极提出问题整改、工作规范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四是建立健全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年底将绩效评价结果和发现的违规问题汇总抄送湖南省财政厅,作为考核评价地州市及县市区的依据。五是建立健全问题整改追踪机制。及时向地方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通报违法违规问题,督促其制定方案、认真整改、按时反馈,严肃处理典型案例,提升工作影响力,树立绩效评价权威。
四、强化大数据意识,提高预算监管水平
一方面加快中央转移支付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目前机房改造已全部完成,信息储存能力已提升到10T,是改造前的3倍,可以满足未来3年数据储备、交换需求。下一步,湖南监管局将着力对接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及其对接软件的开发,打造完整监管信息系统,早日实现监管向日常管理和服务为主、事前事中管理为主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扎实开展日常预算审核工作。如在2019年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推广补贴审核中,采用全面远程视频核查方式,要求申报单位对每台新能源公交车拍摄视频,并将视频上传申报系统,通过分析软件对视频拍摄的车牌号、运营里程等数据进行识别,然后与每台车每天的GPS运行轨迹进行比对,直接在接受送审资料阶段,就剔除明显不符合申报资格的数千台新能源车辆,涉及补贴资金数亿元;在2019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审核中,利用数据库对所有参保人员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分析,核减湖南省城乡居民重复参保人员数十万人、资金上亿元,提升了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