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2019年9月10日 来源:四川省财政厅办公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过紧日子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部署要求,四川省达州市从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金统筹等方面,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厉行节约,用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来保障群众过好日子。 

  一、在预算编制上做文章,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 

  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一是巩固和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大力压减会议费、差旅费、劳务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将“不得突破上年预算”作为红线,压减2019年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超过5%;二是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督促各部门在落实2019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基础上,力求压减达到10%以上,将节约的资金优先用于民生、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三是坚决压减非刚性、非必需的专项支出,用一般性支出的“减法”换取民生事业支出的“加法”,确保将每一分钱用在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上。 

  二、在预算约束上下功夫,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批复的资金数额和用途,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一是严控预算调整追加。除重大事项和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项外,年度执行中,原则上不再追加或调整安排一般性支出预算。二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要求部门及时启动各类项目支出及政府采购事项,尽快形成实际工程量和有效支出。对重点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全程监控,督促各部门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支出进度,实现项目进度和预算执行同步。三是严格执行收支管理。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入等要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不得隐瞒、截留、挪用、坐支。强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公务卡制度,不断提升财政收支管理水平。 

  三、在综合预算上强措施,加大资金统筹力度 

  积极加强预算执行中期评估,按照强化绩效管理、盘活存量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全面清理市级各部门的结余资金,重点清理历年滚存结余、超过两年的拨款、长期挂账不动用资金等,在确保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行逐项甄别、逐笔核实、分户核定,对长期沉淀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加大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挂钩的力度,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相应压缩下年财政预算安排规模,切实做到应清尽清、应缴尽缴。2018年仅市本级盘活存量资金1.53亿元。同时进一步加强“四本”预算统筹,加大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统筹安排力度,形成资金合力,统筹各类资金4.7亿元,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达州加快实现“两个定位”、争创“一个中心”的目标。 

  四、在支出结构上优调整,增强民生保障水平 

  严格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保民生”的要求,坚持有保有压,不断调整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加大民生投入。2019年1—6月,全市民生支出达到190亿元,民生支出占比70.84%,其中教育支出70亿元,增长8.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82亿元,增长7.9%;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52.08亿元,增长5.05%。民生支出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增强社区能力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五、在预算管理上求实效,不断提高资金效益 

  一是全面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将绩效目标作为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的依据。各部门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填报绩效目标,将绩效目标设置与部门预算编制紧密结合,编制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做到“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二是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各部门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用款计划管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三是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完善绩效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2018年重点对市级20个项目支出和16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了绩效评价。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优先安排预算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从紧安排或调减预算资金,必要时取消预算资金。 

  六、在财经纪律上严要求,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全面严肃财经纪律严格部门预算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通知》《关于重申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等文件,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各类津补贴,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差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同时将私设“小金库”、乱发钱物、“三公”经费问题等纳入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经济问题多发环节和财经高风险领域。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导致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