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来源:云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始终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想干的建设内容,严格把好“五道关口”,不断完善项目全程管控机制,确保每一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高效有序实施。2008年以来,玉溪市共实施了4442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112个美丽乡村、28个村级“四位一体”、4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试点项目,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良好口碑,并连续多年考核成绩名列云南省前茅。
一、严把“布局关”,确保项目分布合理。随着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内容越来越丰富,为使农村综合改革惠农政策红利最大化,玉溪市严把项目合理布局、严格审查。一是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二是仔细考察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具备项目实施条件的地方,决不盲目批准。三是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结合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合理实施民房改造、“两污”治理、饮水安全、村内道路硬化、党员活动室等工程,提高村庄集镇化水平。四是主动配合,把项目的实施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助力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二、严把“规划关”,确保项目做出特色。在实施农村综合改革项目的过程中,玉溪市以“站位高、定位准、做到位、能指导”为原则,努力做到规划符合规律不折腾、整村推进不重复、一张蓝图干到底,克服乡村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截至目前,玉溪市5064个自然村实现了规划全覆盖。各县区立足自身特色和发展空间,积极挖掘乡村景色、民族文化、饮食等资源,通过“一村一品、一村一艺”,引导生态特色旅游业发展,打造民族团结紧、村容村貌美、产业发展稳、基层组织强、交通条件优、带动效应好、民族特色浓的精品示范村,使本地优质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利用。
三、严把“程序关”,确保项目规范实施。玉溪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整套成熟的工作模式,从项目的申报、批复到项目的实施、管护各个环节,均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其中,红塔区采取“五统一”(统一项目实施方案评审、统一项目招投标、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质量监督、统一审计决算)和“六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统筹规划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公开公示到位、资金整合到位)的有力措施,使农村综合改革项目成为既规范操作、又公开透明的民心工程。澄江县、红塔区、易门县由县审计部门参与完成了项目的决算审计,控制了工程造价,节省了财政支出,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华宁县、新平县开展了招投标前的审计,对拦标价进行审计,从前期关键环节上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所有的项目均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度,按照村申报、乡审核的程序,对每一个公益事业项目都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实行民主管理,实现农民群众既是项目的实施者、又是项目的所有者。
四、严把“质量关”,确保项目又快又好。重视对在建项目的监管,是玉溪农村综合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一是建立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制度。各村推举村民代表组成村民监督委员会,由各个项目点推举责任心强、群众信得过的村民代表,跟踪监督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把好质量关。二是完善项目督促检查制度。为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玉溪市财政局健全项目督查制度,督促各县区做好资金、物资使用情况台账记录,保证整个项目工程实施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好、进度快。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玉溪市财政局深入对各县区重点项目进行调研,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纠偏出现的问题。三是落实三级验收制度,确保审核到位,监督有力。先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财政所、农经站对项目预算、决算、工程质量等进行初审验收,再由县综合改革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审验收,最后由市财政局组织交叉检查。每年省级专项核查之前,玉溪市在各县区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一次交叉核查,以查问题、找漏洞为导向,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针对发现的问题,玉溪市财政局提出明确的整改时间表,要求各县区如期完成整改。
五、严把“组织关”,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自2008年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以来,每年玉溪市平均实施近400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建章立制,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做好组织保障。玉溪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财政、发改、住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各县区均成立了由县长或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同时,项目实施乡镇党委、政府把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各个项目点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组。通过层层明确分工,细化职责,确保农村综合改革各项试点工作有人管事、有人做事。二是把相关政策和各项试点成效的宣传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抓紧抓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会、群众会、开辟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综合改革项目相关政策。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深入宣传,加强了村民对项目的理解,提高了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信息网、云南网和《云南日报》《玉溪日报》《玉溪财经》等宣传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和展示玉溪市各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及经验。三是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制度常抓不懈,提升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利用每年举办的玉溪市乡镇干部培训进行业务培训,详细讲解农村综合改革各项试点政策。每年项目评审会邀请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就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在每年的专项核查中,组织干部集中进行交叉检查,不断提高对政策的理解水平和执行过程中的自我纠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