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民对于出行的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民航业的加快发展势在必行。广西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广西民航业加快发展,不断补齐民航业发展短板,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认真落实“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三大战略定位”使命,为早日实现广西“两个建成”任务目标夯实基础。
一、多措并举,广西财政大力支持民航业发展
广西财政高度重视民航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2013—2017年共筹措资金102.65亿元,多措并举支持民航业发展,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撬动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200亿元共同参与民航运输事业建设。
(一)加快干支线机场建设,为民航业发展夯基垒台。干支线机场建设对广西运输保障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干线机场改扩建项目地方出资资本金以自治区、市财政和业主筹措为主;新建支线机场建设资金原则上为全额资本金,地方出资资本金原则上由自治区、市共同筹措;迁建具有地方产权的支线机场应盘活原机场存量资金用于新机场建设。2013—2017年,广西财政共筹措资金63.7亿元支持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梧州机场迁建项目:一是对接中央基建资金和民航发展基金24.7亿元;二是自治区本级财政筹集资金29亿元;三是带动项目所在地设区市出资10亿元。在广西财政大力支持下,南宁机场使用面积从3.3万平方米增加到19.3万平方米,增加了4.85倍;桂林机场使用面积从5.25万平方米增加到15.25万平方米,增加了1.91倍;梧州机场从0.2万平方米增加到0.7万平方米,增加了2.5倍。
(二)完善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不断提高运营效率。根据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布局原则,推进机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改善机场集疏运条件,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构建南宁、桂林干线机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17年广西财政筹集4.6亿元支持南宁吴圩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合理规划建设机场范围内的长途客运、城市公交、轨道交通站点,实现机场与城市轨道、城市路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有机衔接。
(三)加大支持航线培育,不断完善网络布局。航线培育是加大对外经济交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重要一环。2013—2017年,广西财政共筹措资金26.8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筹集资金9.5亿元,设区市出资17.3亿元。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航线培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航线开拓支持力度,对重点培育的航线、新开航线及驻留广西机场过夜飞机、加密航班、更换大型机型等给予财政补贴,由原来单一包机补贴模式逐步转变为定额补贴、人数奖励、货量奖励等多种模式,以南宁、桂林为重心,通过定额分配各地,同时要求各市给予配套资金的方式,充分调动七地市发展航空市场积极性,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对航线网络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各大航空公司争相到广西开辟新航线,不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四)扶持培育中小机场运营,不断完善战略布局。中小机场的运营因为地域、客流量、经济发展程度、线路等原因,在头几年通常处于亏损状态。2013—2017年,广西财政共筹集约2亿元支持中小机场运营,一是积极对接国家中小机场补贴资金1.75亿元;二是自治区本级财政和项目所在地设区市财政共同给予新建成投产支线机场前5年每年0.05亿元运营补贴,5年共0.25亿元,有效缓解中小机场运营资金的压力,实现通航运营。
(五)支持成立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壮大航空运输主体。自治区政府和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广西首家本土航空公司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财政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共筹集资金4亿元注入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截至目前已撬动了超过50亿元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撬动率达到了1:11。有效引导、支持了北部湾航空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壮大了自治区的航空运输主体,完善了自治区的民航运力投放、航线布局、运行网络衔接。
(六)支持民航通关质量提升,不断提高通关效率。通关质量是现代民航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2013—2017年,广西财政共筹措资金1.3亿元支持南宁机场新航站楼联检设施设备项目、南宁机场国际物流单一窗口服务中心项目、南宁机场海关监管国际货仓项目、桂林机场新航站楼国际化流程优化项目等民航通关优化建设项目,积极对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空港口岸通关环境,实现口岸现场检查检验设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促进信息、数据共享,完善口岸通关功能,提高了通关效率,缩短旅客通关时间和货物流通时间,持续提升航班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广西民航业的竞争优势。
二、蹄疾步稳,民航建设硕果累累
在广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广西民航业快速发展,辐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实现民航大省的战略目标并向民航强省迈进。
(一)机场体系逐步完善,枢纽地位日渐凸显。目前,广西已形成以南宁、桂林两大干线机场为骨干,柳州、北海机场为辅助,其他支线机场为补充,层次清晰,功能合理的民航机场体系,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空中节点。南宁机场已成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和有竞争力的航空货运枢纽,桂林机场成为国内重要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北海、百色、河池等机场成为优秀旅游支线机场,柳州、梧州等机场成为承接客货分流的重要中转支线机场。
(二)网络布局日趋合理,国内外航线显著增加。目前,全区机场共飞行客运航线264条,通航点105个。国际航线实现了非洲航线零突破,实现了东盟国家航线全覆盖,南宁开通与东盟9个国家的23条航班航线,在全国仅次于广州、上海、北京、昆明,排名第5位;地区航线实现港澳台航线全直通;国内航线实现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重要旅游城市通;自治区内基本实现支线航班通。
(三)运输能力不断提高,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2016年,广西七大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066万人次,是2012年的1.4倍,年均递增增长率9.5%,较同期全国增长率8.4%高出1.1个百分点。其中,南宁吴圩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156万人次,柳州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成为自治区继桂林机场、北海机场后又一个旅客吞吐量超过百万人次的机场。广西成为中南地区仅次广东的第二个拥有最多旅客吞吐量百万级以上机场的省份。
(四)航空市场日益重要,飞机投放量不断增加。广西航空市场日益重要,引起各大航空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加大投放量。2012年,仅有南航、深航两家航空公司在广西设立运行基地,驻场飞机总数仅有35架。2017年,南航、深航、北部湾航、桂林航等四家航空公司在广西设立运行基地,加上上海航、吉祥航、奥凯航投放过夜飞机,广西驻场飞机达49架,比2012年增加了14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