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来源:上海专员办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强化预算管理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手段。上海专员办围绕“四个维度”,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一、围绕质量维度,实行模板化管理,规范监管行为。通过项目模板化管理的方式,围绕质量维度,以绩效评价质量为核心,着力规范监管行为。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根据《财政部关于专员办加强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的通知》(财预〔2014〕352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等文件,制定《上海专员办关于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并进一步予以细化,出台《上海专员办关于开展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3个操作办法,为提升监管工作质效筑牢制度基础。二是实行模板化管理。在绩效评价的三个阶段,分别通过“三个到位”“四个实”“三个注重”,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前期准备阶段,做到“三个到位”,即:组织到位,开展每项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成立由专员办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处人员参加的评价工作组;程序到位,下发绩效评价通知书、召开见面会,明确评价对象、内容、工作方式等;学习到位,组织学习领会财政部下达的绩效评价实施方案以及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等。评价实施阶段,做到“四个实”,即:基础资料采集详实,包括被评价项目基本概况、预算批复、绩效目标设立、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管理措施及组织实施情况、被评价单位对项目年度总结和自评情况等;实地查看真实,科学、合理地选择部分项目进行实地查看,并对收集的基础材料和信息进行核实;数据分析充实,分类整理、核对分析基础资料,审核被评价单位填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对疑点问题及取证不全面的事项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分析评价证实,对评价对象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定量、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并量化打分,形成评价初步结论。撰写报告阶段,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被评价单位反馈的意见,充分听取被评价单位合情合理的解释和诉求;注重绩效评审专家的意见,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不足;注重办预算绩效监管领导小组的审核意见,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效。
二、围绕效率维度,搭建信息平台,监管资源共享。在三个层面搭建预算绩效监管信息平台,围绕效率维度,实现监管资源共享。一是搭建交流平台。按照处室设置和职责分工,搭建上海专员办预算绩效监管工作交流平台,做到工作程序规范一致、重大事项和疑难问题有解决通道、工作成果和经验能及时分享交流。二是搭建与财政部对口司局交流的平台。上海专员办相关业务处根据职责分工,接受财政部对口部门司布置的具体预算绩效监管任务,并按要求报送工作报告;办内负责预算绩效监管牵头的业务处负责制定办法、汇总全办工作情况,以及就监管中遇到的相关共性类政策问题向财政部请示汇报,得到财政部的政策指导。三是搭建与地方主管部门交流的平台。在日常监管工作中,采取专人对口负责方式,主动与地方财政、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掌握项目执行情况,互通监管信息。在专项绩效评价时,还采取进点见面会、沟通协调会的方式,提前介入、共同参与,对评价工作的结果、发现的问题、政策建议等进行沟通交流,督促地方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围绕监督维度,建立跟踪机制,督促整改落实。绩效评价结果是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针对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督促问题整改作为评价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围绕监督维度,提升监督成效。一是查实情况。从问题实质出发,探究发生问题的根源,通过座谈会、与专家讨论等方式,判断问题原因是属于政策不合理造成的(如项目设置或申报方案不合理),还是企业采取虚假申报骗取资金或是其他原因等,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二是督促整改。与地方主管部门进行沟通,督促其担负起主体责任,研究问题处理办法,并跟踪落实问题整改。如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发现有企业在申报补贴资金时符合申报条件,然而在经营过程中背离了项目管理的要求,评价工作组督促地方主管部门向该企业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其按限定期限整改到位。
四、围绕应用维度,注重查调结合,提高监管质效。针对当前评价工作中更多的是运用资金分配、使用、组织实施、项目管理、项目绩效等指标对项目情况进行评价打分,而对项目政策本身的制定、执行情况调查研究不够的状况,围绕应用维度,注重查调结合,从发现问题着手,深入调查研究,剖析问题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监管质效。一是总结经验和做法。如在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时,适时开展跟踪调研,对上海市2013—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供财政部参考。二是提出政策建议。在开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调研,充分利用就地监管优势,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企业,从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投入、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财政部完善政策制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