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重庆专员办:做实各项措施 转型初见成效

  2016年12月16日 来源:重庆专员办

  2016年是专员办按照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加快职能转型的关键一年。在财政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财政部预算司及各司局的有力指导支持下,重庆专员办认真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全国专员办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专员办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的意见》和杭州座谈会的要求,转变思维观念,强化四个意识,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财政中心工作,细化实化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预算监管效能,转型取得初步成效。

  一、切实转变全办干部思维观念

  通过在全办开展大讨论、干部讲坛等有效形式,进一步提高全办干部对业务职能转型的认识,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大局中找准专员办工作和职能定位,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切实担负起财政预算监管职责,逐步将思维观念从过去专项的事后检查向全面嵌入财政预算管理、实施全方位监管转变。树立全局大局观念。按照“财政部干什么,专员办就在前方干什么”“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在哪里,专员办的工作重心就在哪里”要求,紧紧抓住预算监管这个“核心”,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实现转变,把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贯彻落实各项重大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预算监管职能。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增强全办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开展预算监管能力,逐步将各项预算监管工作纳入法治化的轨道。积极探索专员办的职能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专员办在财政改革发展中的“前哨阵地”“特种部队”和“参谋助手”作用。

  二、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业务职能转型

  认真贯彻党中央和财政部党组、重庆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两手抓、两促进,切实发挥办党组对转型和各项预算监管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办党组民主议事和决策规则,明确办党组、党组书记和党组成员、机关党委和各支部书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及其落实措施,办党组书记带头把责任扛在肩上,以上率下,带领全办党员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重大重要事项中充分体现办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具体预算监管工作中充分发挥办党组的组织领导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以“严”和“实”的要求,细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办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自觉以普通党员参加和指导所在支部开展学习教育,通过自学、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党日活动、实地调研、建立扶贫联系点等形式,把学习贯彻党章党规与增强全办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运用科学思想理论指导预算监管,做合格党员与争做奋发有为财政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用、学做结合,不搞“花架子”,以扎实的学习教育加快转型。努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支部书记和处长“双岗双责一肩挑”,党建工作与处务工作有机融合。坚持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将支部建在“点上”,对一些参与人数比较多的重要审核、核查、检查工作成立临时党支部,在遵纪守规和重要事项决策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三、细化实化加快转型的各项措施

  按照2015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专员办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在年初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时就把细化实化转型措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财政部《关于专员办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的意见》(财预(2016)38号)发布和加强财政预算监管工作座谈会(杭州)召开以后,重庆专员办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维观念,明确财政预算监管目标思路;拓展监管范围,强化政策调研,提升财政预算监管层次;突出监管重点,建立有效机制,提高财政预算监管效率和质量;运用现代手段,加强队伍建设,夯实财政预算监管的基础保障;加强廉政建设,严格内控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预算监管风险等五个方面拟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将各项措施落到具体分管办领导和处室,通过定期召开专员办公会议督促落实。

  四、规范财政预算监管各项流程

  将建立规范预算监管流程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机融合,着力夯实制度基础。构建“1+N”内控和预算监管制度体系。制定《重庆专员办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建立内控管理架构,明确管理范围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制定包括重大重要事项议事决策、预决算审核、收入监管、核查检查、公文运转、财务管理、行政运行等20多项具体制度,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覆盖全部运行流程的制度体系。细化规范预算审核监管的各项操作规程。先后制定或修订了《驻渝中央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审核操作规程》《一般增值税退税审批管理操作规程》《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审核监管操作规程》等10多项具体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操作规程。强化各项内控和预算审核监管制度的执行。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具体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办内控委定期不定期听取、研究内控管理情况,每个季度在各处室自查基础上,由内控办抽取1—2个处室进行重点检查。通过覆盖所有6个处室的自查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风险点并加以整改,完善制度和流程,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五、积极拓展财政预算监管范围

  努力拓展预算监管范围和深度。在预算审核方面,按照“五统一”(资料收集、政策口径、文本格式、报送方式、资料归档)的原则,将预算审核重点放在基础数据、项目库建设与运用审核上,同时高度关注、重点把握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节点,做实做细做精,及时、高质量地完成辖内33家中央单位的预算审核工作,为财政部审核预算提供基础支撑。在决算审核方面,逐步扩大范围,重点放在财政资金流向、使用是否合理、政策执行是否到位、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等。在对地方转移支付审核监管方面,积极探索与主管部门、地方财政部门相结合、重点审核与监管全覆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全面掌握情况,建立动态基础台账;及时跟踪,优先加强对社保、教育、环保、农业、扶贫等重大重要项目支出的监管;积极探索推进专员办开展绩效评价的有效途径。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方面,明确专员办和地方政府债务监管责任及重点,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违法违规举债的动态监控力度,联合重庆市财政局、银监局等部门顺利开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调查。在地方财政运行状况监控方面,切实加强与驻地财政、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明确各自责任与监控重点,借助地方预算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掌握收入状况、支出结构等基础信息,加强对“营改增”的动态跟踪,重点关注地方收支运行中的重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区县开展调研,摸清情况、剖析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着力提高政策调研质量。以“六要”(拟定选题要精准、制定方案要扎实、收集数据要全面、听取意见要充分、分析问题要深刻、提出建议要可行)开展调研工作,重点放在3个方面:一是选择若干重点重大问题,深入实际和基层开展调研。二是结合所在地实际和特点,选择一些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三是把政策调研与预算监管、监督检查有机结合,深入研究发现的重大重点问题。其中8篇调研报告得到了财政部领导的重要批示。

  六、建立健全协同监管的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两个联动”机制。加强与财政部司局的沟通,取得指导支持,强化工作衔接。通过工作会议、专题会议和调研座谈等方式,建立与地方财政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根据预算监管实际需要,先后与审计署特派办和重庆市财政局、审计局、扶贫办等部门建立了贫困区县整合涉农资金协同监管机制,与重庆市财政局、审计局、人民银行营管部、银监局等部门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协同监管机制,发挥合力,提高效率。建立办内部统筹协作机制。对一些重大重要预算监管和监督检查事项,打破处室界限,统筹调配办内力量协同作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助推预算监管工作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健全现场审核与案头审核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衔接机制,不断提高预算监管质效。

  七、打造监督检查的精品工程

  坚持“精简、精准”和“有针对性、关注重大问题”的原则,依法做精、做优专项检查,打造监督检查精品工程。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地方预决算公开、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关税收入、非税专项收入等专项检查。检查中,将全覆盖与抓重点有机结合,敢打硬仗、敢于担当,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整改,较好地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能。履行《预算法》《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三大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严格履行各项内控制度要求,优化检查流程,贯彻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依托监督检查平台,积极开展财税政策的制定及改革方案调研,及时识别地方财政、金融等宏观领域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等微观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提出风险防控建议,将成果有效运用于财政预算事前事中管理过程。检查中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以及预算编制和执行有效性和真实性。通过约谈、通报、移交等方式严肃处理检查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违纪问题,维护财经秩序。

  八、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着力增强干部政治素质和纪律意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平台,以增强全办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和党性修养为核心,以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规矩为主线,以六大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绳,把重点教育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员干部贯彻党中央和财政部党组、重庆市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全办党员干部政治鉴别力和拒腐防腐的能力。不断提高干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加部内各种培训,通过干部讲坛、青年工作小组、办内办公平台等形式重点抓好自我再培训。积极学习和借鉴兄弟专员办转型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和推广本办预算监管中的经验和有效方法。突出抓好三个层面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重大重要事项由办党组会议和专员办公会议议决,班子成员积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提高带动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处级干部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和担当精神,切实发挥支部书记和处长的中坚带头作用。注重青年干部的锻炼培养,充分听取青年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政治上指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充分释放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发挥青年干部主力军、生力军的作用。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