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来源:河北专员办
按照财政部党组关于专员办工作转型的决策部署,河北专员办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全面落实财预〔2016〕38号文件精神,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三服务四转变”监管新理念,牢牢把握预算核心,坚持重点突出,稳步推进“两个拓展”,着力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提升财政预算监管成效,努力发挥派的优势和驻的权威。
一、坚持预算核心,切实转变理念。河北专员办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深刻理解、正确把握转型的目标、内涵及工作要求。办党组通过召开党组扩大会、处室讨论、专题座谈等方式,及时传达财政部党组工作要求、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开展“推进工作转型”大讨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工作转型的内在要求,将全办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推进工作转型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三服务、四转变”的工作要求,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央驻冀预算单位,转观念、转作风、转方式、转方法。引导干部职工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紧紧围绕“预算核心”,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找准方向,破除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就地就近管理的优势,全身心投入预算监管工作,实现财政业务监管全覆盖。
二、坚持统筹兼顾,理顺内部管理。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抓核心、找关键,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坚持全办“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全办资源,合理安排各处室人员配备和业务分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打造“四位一体”内部管理新模式,以机关党委为办党组抓党建的中心,办公室为行政运行中枢,业务一处为预算监管中心,监督检查处为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及内控管理中心,其他处室分工负责具体业务工作,既各自引领、又有机结合,形成统分结合、井然有序的业务运行机制,相互促进、提质增效。同时,坚持“大数据”理念,着力搭建驻冀中央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央对河北转移支付资金、地方财政运行综合信息等三个数据分析平台,完善覆盖预算监管工作的信息库,为预算监管质量提升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拓展信息渠道,积极推动与河北省财政厅办公平台的联网,有效提升文件交换、数据传递的效率。加强监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积极探索加强事前事中监控的有效途径。
三、坚持协调联动,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落实“两个联动”机制,完善与上级的沟通汇报机制,加强与地方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监管成果利用,提升监管工作成效,树立监管工作权威。主动与财政部对口司局沟通联系,与负责具体业务的对口处室精准对接。完善与财政部各司局的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实现与财政部各司局工作的协调一致,及时了解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掌握工作重点。坚持监管与协作相结合,加强同地方财政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财政预算监管合力。并与河北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加强财政预算监管联合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构建联合监管平台,有效破解“政策信息孤岛”难题,形成监管合力。中国财经报以《从背靠背走向肩并肩》《从肩并肩走向心贴心》为题连续报道。加强监管成果的利用,拓宽反映情况渠道,坚持监管工作回访机制,完善监管情况通报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巩固监管成果。
四、坚持服务改革,强化调查研究。着力推进“两个拓展”,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提升站位,充分发挥专员办贴近基层、就地就近的优势,组织开展有重点、系统性的调查研究。关注财税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注重大财税政策在地方的落实情况,从地方财政运行、营改增、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风险防控、扶贫等重点领域选取课题,为完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增强调研工作敏锐性,围绕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增加调研样本数量,提升调研质量,采取了统分结合的调研方式,即由各项调研的主办处室拟定调研提纲,提出调研需求,在全办公开发布。各处室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各项调研提纲中所列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反馈给主办处室,由主办处室汇总分析,形成调研报告。通过各处室之间的协调合作,减少现场调研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