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青岛市财政局开展竞争立项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创优

  2016年11月2日 来源:青岛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6年,青岛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工作部署,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全市推行美丽乡村试点项目竞争立项机制,通过竞争择优确定了20个村开展“提升版”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级财政资金投入6000万元,带动镇村和社会资金投入4000多万元,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提质创优,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

  (一)项目立项把握“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竞争择优。公开公平竞争立项,专家全程参加实地查验、竞争答辩和方案评审,这一举措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拥护,共有41个村庄申报试点,最终20个村胜出。二是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村依托本地实际和特色优势,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制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三是坚持村庄申请,政府统筹。村庄提出试点申请,镇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项目规划、申报方案制定,亲自参加竞争答辩,把申报项目纳入全镇统筹规划中,推动惠农政策、资源和资金的有效整合。

  (二)资金支持突出“三个优先”。一是优先支持村级班子稳定、镇级统筹力度大的村庄。黄岛区海青镇董家洼是传统海青茶村,镇党委政府统筹推进,引入企业资金1300多万元,以董家洼村美丽乡村试点为引领,着力打造茶文化“驿心湾”慢生活乡村旅游,带动周边山村转型发展。二是优先支持自然资源禀赋良好的村庄。黄岛区铁山街道把黄泥巷、墩上、上沟三个山里村纳入统一规划,连片打造,保留条石路、青石墙等山村特色,发展山村一体化乡村旅游。平度市南村镇姜家埠村地处大沽河沿岸,是胶东有名的蔬菜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镇政府着力打造蔬菜特色,发挥好试点带动作用。三是优先支持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村庄。即墨市雄崖所、南里村分获国家传统古村落、省级传统村落,美丽乡村试点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效结合,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乡情美景重塑有力推动了传统村落华丽转身。

  (三)项目效益注重“三个促进”。一是促进人居环境优化。平度市大泽山镇北昌村将葡萄特色融入村庄环境改造,打造葡萄长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二是促进农村产业形态升级。莱西市产芝村位于大沽河沿岸和莱西湖湖畔,班子凝聚力强,村民对乡村文化旅游呼声高,村民自愿出资参与打造“芝兰乡里”乡村文化品牌,传统农业村庄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三是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重要内容。胶州市洋河镇整合水利、现代农业等补助资金,建立村级合作联社,依托九顶莲花山和农业园区大力打造山相家村采摘、体育、民俗等生态旅游,收益由联合社统一分配,种植受益归农户所有,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2000万元,有力带动了入社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稳定增长,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村庄自我良性发展。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