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2015年山东省财税体制改革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2016年2月2日 来源:山东省财政厅办公室

  2015年,山东省财政部门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改革路线图、时间表,着力细化和落实财税改革方案,初步形成“1+20”的财税改革制度体系,许多领域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预决算公开实现“全覆盖”。山东省级和所有市县已全部公开本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政府采购信息实现“六公开”,专项资金信息公开也迈出新步伐,山东省财政透明度全国领先。

  二是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大。在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上,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10项政府性基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按10%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研究制定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实施方案,推进了财政资金跨预算类别、跨科目、跨部门、跨年度、跨级次统筹使用。

  三是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正式启动。省、市两级在编制2016年预算时,同步编制了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和三年滚动预算,增强了财政政策和预算安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税制改革扎实推进。深入实施营改增试点,山东全省有33.65万户纳税人被纳入试点范围,累计减轻税负287.75亿元。在全省全面推行税式支出管理改革试点,建立健全税收保障机制,提高了税源管控水平。

  五是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继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62.4%。实施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把资金安排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成效挂起钩来,有效引导各地实现工作转变。

  六是专项资金改革扎实有力。山东省级专项转移支付由99项压减到71项。对保留的专项资金,除救助优抚等据实结算资金外,规模统一压减10%,压减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民生和公共服务支出。对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的专项转移支付,全部实行因素法分配,为市县统筹安排资金创造了条件。

  七是惠农资金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将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突出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耕地地力保护。创新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达到15个,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县达到56个。

  八是政府采购制度更加完善。通过推行预采购、直通车、统招分签、批量集采等措施,大幅调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2015年山东省级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达95.9%,全省政府采购额达1414.8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51.4亿元。

  九是县级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山东省选择20个直管县开展县级预算改革试点,以点带面引导各县(市、区)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注重预算绩效,县级预算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在财政部县乡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核中,山东省取得县级总分第1名的好成绩,其中前5名的县(市、区)中山东省占了4个。

  十是收入分配改革稳步推进。提高乡镇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公务人员及教师的津贴补贴水平,及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货币化改革,较好解决了房改历史遗留问题。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