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朱光耀布里斯班G20峰会新闻中心答中外记者问

2014年11月17日 来源:亚太日报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G20峰会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接受记者提问,就各界关注的中国经济在全球、G20框架内的作用,中澳自贸谈判进展、中国经济状况等问题答记者问,以下为问答要点实录。 

  问:有消息说中国将成为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如果是这样,届时峰会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朱光耀:习近平主席刚刚在北京成功地主持了APEC会议,在过去一周,世界焦聚北京,焦聚APEC,应该说,APEC峰会的成果对本次G20峰会起到了一个政策的引领作用。我们非常高兴,APEC峰会议题和本次G20峰会议题有很多共同点。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加强金融监管和发展基础设施方面。 

  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特别是面对着全球经济目前下行的压力增大,在全球复苏表现除了极其脆弱和不平衡的这种特别挑战下,我们希望全球所有经济体,特别是G20经济体,能够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强在金融监管方面的配合,加强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的共同努力。 

  G20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论坛,我们认为它的讨论应该集中在经济、财经问题上。 

  在长期的G20目标方面,一个强劲的、平衡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应该是G20各国的共识。坦率而言,目前全球经济尽管缓慢复苏,但这种复苏的速度过慢而且不平衡,在一些国家的就业和需求方面实际上仍然低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前的水平,这种情况是必须加以克服的。在金融监管领域我们确实要推进一些重要的金融政策协调,制定可行的有效的监管决策的建议,供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作为参照,制定各国的金融监管政策。 

  问:中澳自贸协议谈判的进展如何? 

  朱光耀: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高度互补,两国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对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支持作用。中国高度重视同澳大利亚发展全面的经济关系。在G20峰会之后,习近平主席将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我们相信这一重要访问将全面提升中澳的经济合作关系。我可以确认中澳就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正在紧张地、积极地进行。我们都期待着,在习主席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能够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共同见证这一对两国经济关系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协议的签署。 

  问:中澳自贸协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澳大利亚的服务产业,尤其是金融服务对中国市场的准入问题,澳大利亚金融服务公司如何进入中国市场,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障碍是什么? 

  朱光耀:我想,中澳经济确实是高度互补的。中澳两国过去都从密切的经贸合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益,在这个基础上,中澳两国人民支持发展更加紧密的中澳经济关系。至于你问到的具体问题,首先澳方把矿产业、农业作为非常优先的政策要求,因为澳方在这两个领域澳方确实有着巨大的比较优势。 

  至于金融领域的合作,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开放,而且中国的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方面对所有国家是一视同仁的。在中国和美国方面,我们正在以准入权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进行重要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而清单是谈判的关键点所在。我想,随着谈判的深入推进,中美两国经济将更加融合,而达成协议的影响也会超出中美两国的范畴。 

  问:中国如何处理影子银行? 

  朱光耀:峰会前,我们多次举行了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对全球经济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当前的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关键是要按照中国政府的部署,按照习近平主席明确的指示,我们要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个关系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在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大的前提下,解决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中积累下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它,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来应对它,并不可怕。在当前,如果说,我们分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生产能,二是影子银行的问题,三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们正在认真地采取应对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风险点所在,正在加强监管。 

  问:你在谈及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时,给我一个感觉是中国要应对气候变化,经济速度就势必会放缓,是不是这样? 

  朱光耀: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和经济结构的阵痛期,以及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消化期。不久前在APEC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中国的经济政策的走势做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有三点特别重要:第一点,中国经济进入了一种“新常态”,体现在经济的增速是一种较高的速度,而不是一种超高的速度,我们要在正常的发展基础上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考虑到我们的环境承载能力和能源的支持能力。 

  现在的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2013年中国新增经济的增长规模相当于1994年的中国的经济总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3.3%,中国经济增长7.4%,美国经济增长2.2%。中国经济2014年的新增经济规模是6794亿美元,美国经济新增经济规模是3695亿美元。据此测算,2014年中国新增经济增长对全球新增经济增长规模的贡献率是27.8%,美国是15.3%,中美两国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们希望欧洲日本和所有的国家经济能够恢复较快的增长,大家能够共同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增长的G20的政策目标。在“新常态”下,习近平主席强调的第二点是要深化经济结构改革,要简化审批程序,克服官僚主义,通过这些改革的措施,焕发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第三,中国要改变过去由要素驱动的增长为由创新驱动的增长,在创新上下大功夫,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使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有保障。

无标题文档

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