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 来源:山东专员办
山东专员办在会计监督检查中,以内控为抓手,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寓监督于服务中,提升会计监督检查质效。
一、以内控为抓手,帮助企业查找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风险点和控制的薄弱点,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首先,了解和学习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照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制度规范,查找企业内控制度设计在完整性、适当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访谈、查阅等手段了解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大体情况,抽取控制活动层面的业务循环进行穿行测试,进一步查看企业内控风险点及控制点的设置和执行情况,不仅可以为我们下一步的实质性检查确定范围和重点,也帮助企业查找风险点和相对控制薄弱点。然后,针对以上程序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形成帮助企业加强和规范内控制度的检查报告,通过与企业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座谈、个别约谈等形式,督促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内控制度,尽早排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二、以财务分析为依据,进一步帮企业找到问题症结,更高层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针对内控阶段确定的实质性检查的重点和范围,结合业务循环,检查组采取财务分析方法,对内控检查中确定的重点范围进行分析,进一步确认检查的重点,同时调阅会计账簿、盘点等手段,查找企业在会计核算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后,不是单纯的做底稿了事,而是根据前期内控检查中掌握的情况,继续深入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企业会计核算不实,有的是为满足私利主观故意造假,而更多的是由于经办人员不尽责或能力不到位等客观原因,加之企业内控制度控制点设置不合理导致的。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主管故意造假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而对于客观原因产生的,向企业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要求企业自查整改,找出症结,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三、内查外调相结合,多方面、多层次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检查过程中,针对企业的控股子公司、长期合作供应商、销售商以及外协企业等,进行延伸检查,一方面了解企业对其控股子公司、供应商等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进入控股公司、供应商等查看其财务、内控制度等,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而不是单纯落实发现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这样更有利于了解企业的全面内控管理情况,帮助企业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