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财政新闻
山东专员办多措并举提升国库集中支付水平

2013年3月25日  来源:山东专员办

  山东专员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基础工作、严把审核关口,成功搭建起覆盖所有项目申报资金的事前沟通、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国库集中支付监管机制,有效实现了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整体效应,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事前沟通,提早做好规划。项目申报初期,积极与年度支付项目多、资金量大的预算单位联系,并与财政部国库司进行沟通,了解近期用款计划。同时,通过向预算单位讲解相关政策规定,指导督促其按照要求报送资料,并协调预约受理日期,避免了申报后网上审核审批时间不足的问题,努力做到一站式服务、一日内办结。

  二、实现双轨运行,提升审核质量。针对财政集中支付申报审核系统试点期间,具体操作不够熟悉、工作流程有待完善等特点,采取纸质资料审核与网上签字审核审批同时进行的双轨制管理模式,纸质资料逐级审批后再上传网上审核系统,保证2个工作日内批复完结。待网上审核应用成熟后,将国库集中支付审核涉及的各项监管事项制定工作流程,按制度规范办事,形成长效机制。

  三、健全签报管理,重视月度统计。为避免项目批次多、间隔时间长,申报审批工作难以连续等问题,建立健全签报管理制度,明确国库集中支付各个项目的实际拨款及执行进度。根据项目运行周期、资金使用量、设备购置类型将项目进行划分,定期填制《项目审核审批报表》,将每月申报审批情况上传内网办公平台,逐级会签,使领导授权网上审批事项得以确认。

  四、完善硬件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国库集中支付网上申报审核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满足硬件使用与更新换代的要求。通过配备四位一体打印机、无线路由器、笔记本电脑等专用设备,提升网上申报的工作效率,实现即时报送审核、现场办公,解决出差不能办理国库集中支付审批的问题。

  五、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服务意识。实行网上申报审核后,部分预算单位对于上传申报资料、提交支付申请、查询审核结果等软件操作存在疑问,将秉承“寓监管于服务”的工作理念,采取举办培训班、问卷调查、电话答疑等形式,向预算单位介绍申报审核系统基本框架构成,详细演示预算单位应用系统流程,保障财政直接支付申报审核系统顺利运行,实现监管与服务的和谐统一。

电脑版
返回顶部